2022-08-02 11:35:01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言語理解與表達的考查中,推斷下文題是一種?碱}型。此類題型考查根據材料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思路合理地推斷下文內容的能力。推斷下文題的問法特點就是問接下來會講什么,對于這一類題目,我們需要通過分析文段行文脈絡,判斷文段落腳點是否是在尾句,如果落腳點在尾句,則根據尾句推斷下文;如果落腳點不在尾句,則需通過行文邏輯推斷下文。
如果話題落腳點在尾句,我們需要把握住尾句的核心話題,分析尾句在圍繞什么論述。比如尾句提出某一新概念、新話題,后文我們就需要對話題相關內容進行論述;比如,尾句提出新問題,我們要進行原因分析或者提出相應的措施;再比如,如果尾句提出新措施,我們則進一步考慮如何實行;尾句如果表明了作者的態(tài)度傾向,接下來就要亮明作者的觀點。
接下來,我們通過例題感受一下如何通過尾句分析來推測下文內容。
例1
焚香的習俗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通常人們?yōu)榱硕Y儀將衣服熏香,古代文人雅士也喜歡在書房內焚上一爐香,營造“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因此,早在漢前就出現了以陶、瓷、鋼、鐵、瓦為材料制成的香爐。漢代時,佛教的傳入對香爐的發(fā)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元末明初,原先其它材料制成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取代,明代宣德年間則是銅香爐制作的巔峰時期。
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是:
A.宗教對于香爐制作技術的影響
B.焚香習俗逐漸淡出禮儀的原因
C.香爐制作材料的發(fā)展演變過程
D.宣德香爐的制作及其藝術成就
【解析】D。本文首先通過焚香這一習俗引出香爐的話題,接下來介紹香爐制作材料的演變歷程,最后說明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制作的巔峰時期,那么基于與前文話題保持一致的原則,接下來所談論的內容則應圍繞尾句的明代宣德年間銅香爐制作的話題展開。A選項在原文已提及,排除。B選項脫離了“香爐”這一核心話題,排除,C選項同樣是原文已提及的內容,排除。D選項與文段尾句話題銜接最為緊密。故本題選擇D。
那么,對于推斷下文題,只重點把握文段尾句就夠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對于這一題型,大多數題目的關鍵是把握結尾處,尤其是尾句,明確尾句的主要話題,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銜接。但是這僅是推斷下文的主流題型,還有一些例外,比如總分結構的文段,對于總分結構的文段,總句中已明確表明觀點,接下來會對總句觀點進行具體闡述。而用于推斷下文題的總分文段,通常文段只描述了一部分分述內容,還沒有完全將總句觀點闡述清楚,故接下來最有可能講述的就是用來論證總句觀點其他方面的內容。
我們同樣來看一道例題:
例2
河的兩岸風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無際,綠色的波濤逶迤而去,在天際同藍天連成一片。三四千頭一群的野牛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時,一頭年邁的野牛劈開波濤,游到河心小島上,臥在高深的草叢里?此^上有兩彎新月,看它沾滿淤泥的漂浮的長髯,你可能把它當成河神。它躊躇滿志,望著那壯闊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兩岸。
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著重介紹的是:
A.敘述“河神”野牛的傳說
B.描寫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動物
C.描寫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鄉(xiāng)
D.描寫河另一岸的美麗風光
【解析】D。由“河的兩岸風光旖旎”“西岸”可知,文段為總分結構,開篇告訴我們,文段介紹的是河的兩岸風景,緊接著介紹完西岸的風光后,接下來應該介紹東岸的風光,故本題選D。
綜上,對于推斷下文題,我們不能把解題思路固化于只關注尾句,應該把握文段行文思路和結構進行分析判斷。
總結:對于推斷下文題,我們需要先來分析材料,先了解材料話題及文段結構,如果是總分文段,需要在理清文段行文脈絡的基礎上進行后文內容的推斷。對于其他文段,我們要推斷文段下文要講什么內容,對于我們具有較大提示性的還是文段的尾句。接下來要講的內容與尾句所描述或闡述的話題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或者直白點說,接下來要講的內容應與尾句所講話題保持一致,才比較符合所有文段的寫作邏輯。具體話題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尾句提出新概念/新話題——接下來具體介紹新概念/新話題(按照正常的行文邏輯介紹,如按照順序應先介紹具體的含義,再介紹應用、作用等)。
2.尾句提出存在某個問題——接下來應先分析問題,再解決問題,分析優(yōu)先于解決。
3.尾句隱含作者的某種態(tài)度傾向——接下來應具體說明這種態(tài)度傾向。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