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時評:公務員考試:“中國第一考”也要第一硬
2008-07-14 09:02:29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紅網(wǎng)
近年來,公務員考試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競考比例屢創(chuàng)新高:2005年37∶1,“中國第一考”之說應運而生。2006年48∶1,2007年50∶1,2008年升至60∶1。
在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的大背景下,公務員有著能夠獲得穩(wěn)定收入和相對較優(yōu)的福利待遇,還有收入和福利穩(wěn)定增加之預期;比其他職業(yè)更能獲得社會尊重;只要不犯錯(罪),職位受法制的強勢保護,較少丟飯碗之憂;擁有大小不等的權力這四大優(yōu)勢,因而成了很多大學畢業(yè)生之首選,其競爭也日趨激烈,引來各路精英爭相報考。競考者有“本、碩、博”應屆畢業(yè)生,有已參加工作想從糠籮跳進米籮的高學歷者,還有部分在初次求職者眼里已能較體面生活的公司白領。
實行公務員招考的初衷,就是為了改變憑關系、走后門,靠領導打招呼、寫條子進人的狀況,為所有符合條件的人才搭建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擁有平等治理國家的機會。公務員考試施行之初,為黨政機關補充了大量優(yōu)秀人才,有效杜絕了用人腐敗。然而,任何事情都是由具體的人在操作,再好的制度在執(zhí)行過程中也難免會因別人的托請而走樣、變調,說不定還有歪嘴和尚故意把經(jīng)念錯,想從中為權力尋租呢。面對競爭的白熱化,部分競考者削尖腦袋尋求關照,增加自己入圍的勝算。于是乎,在供求雙方的合力推動下,公務員招考出現(xiàn)了暗箱操作。
目前的公務員考試都要經(jīng)過筆試和面試兩個環(huán)節(jié),由于面試留給考官的個人裁量權比較大,在程序上不好監(jiān)控,游說、托情、走后門就會蜂涌而至。筆者親眼所見,每到公務員考試時期,但凡有門路的考生家長奔走于各相關部門之間,尋求特殊照顧。于是乎,我就有了“這哪是在考學生,分明是在考家長”的感慨。就在前不久,廣東公務員考試暴露“舞弊門”事件,托人走關系的人員中有43%進入擬錄用人員名單,這說明公務員考試面試背后的黑箱已相當黑!
這也難怪,公務員考試制度還很年輕,它有一個不斷完善,逐漸成熟的過程。就目前的公務員考試制度而言,筆試環(huán)節(jié)還是公平、公正的。面試環(huán)節(jié)之所以出現(xiàn)了舞弊行為,是因為制度本身存在漏洞,為暗箱操作提供了空間。比如以面試成績定錄取,就激發(fā)了走后門的強烈意愿,通過在“軟”上下功夫以彌補“硬”之不足,把本應入圍者排擠出局,進而扭轉乾坤,后來居上。如面試考官相對固定,提前能夠知情,這就為走后門開了一扇方便之門。公務員考試信息并不是全程、全面公開,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漏洞,暗箱操作后的公開很可能已面目全非。當然,還有工作人員對考生的服務態(tài)度不一,也對考試的發(fā)揮形成無形影響。
可以說,現(xiàn)階段要吃上公務員這碗飯,真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非得有“過五關斬六將”的通天本領,不僅要有真才實學,說不定還要暗箱操作一番。社會精英階層掌握著廣泛的人脈關系,草根階層注定只能憑真才實學,硬拼硬闖。長此下去,必將形成公務員的世襲化或買賣化,使社會選拔面被人為縮小。如果任其發(fā)展下去,社會公平正義將只能以畫餅為普通百姓充饑。那么,打破暗箱,讓公眾看個清清楚楚,讓考生輸個明明白白,就成為社會的共同期待。
公務員考試制度的成熟,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應該是當權者舍得放棄既得灰色利益,不斷對制度進行“補漏”的過程,需要權力者的道德良知和職業(yè)操守,更需要監(jiān)督機制的健全,特別需要對制度本身加以完善,讓其無縫可鉆。筆者在此有三點建議:一是應該改變以面試成績定錄取的做法,保持筆試、面試成績合理的分值結構。二是要保證考官的隨機組合,關緊提前托請之門。三是保證考試信息的全程、全面公開,保證所有考生在信息知情上的公平。
讓我們共同期盼“第一考”也是第一硬。
相關內容推薦: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