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9 13:40:57 公務員考試網 http://dmtsz.cn/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1991年張曉勇以長沙縣理科狀元考上清華大學;1996年,他是清華大學優(yōu)秀畢業(yè)生;2000年,他應聘到廣州一家中外合資日化企業(yè),希望從事產品研發(fā),實現理想抱負,但他被分配到客服部。他夢想有一天回到研發(fā)崗位,但未能如愿。這個結果好像一盆冷水,把他的一腔熱情和抱負給澆滅了。后來,父親突然生病癱倒床。他回到了老家,輾轉成了長沙馬王堆陶瓷市場的一名保安。(11月17日《現代金報》)
一個滿腔熱情和懷抱科研理想抱負的清華高材生成了陶瓷市場的一名保安,人生如戲且不得志的曲折經歷令人感慨萬千和五味雜陳。仔細閱讀張曉勇的人生經歷,可以說,這是一個“人不能盡其材”的“悲劇標本”,當下,類似的現象恐怕還有不少。
那么,我們究竟用什么樣的價值判斷來解剖這類“悲劇”呢?顯然,這不是一個理性就業(yè)的問題。張曉勇并不是無法就業(yè),才選擇當保安的。他本來一份令人羨慕的白領工作。但在他看來,白領崗位并不是實現人生理想抱負的舞臺。由于長期不得志,滋生了失落、挫敗的感想,同時,由于父親病倒,他為了盡孝,才選擇回老家甘于當保安的。
或許有人覺得張曉勇缺少在逆境中堅強起來的決心和勇氣,甘愿挫敗。是的,每個個體的堅強與奮斗,并最終事業(yè)有成,值得世人敬佩,但是,在逆境中成長不是人才必經的煉獄和闖關,不能也沒有理由要求每個青年才俊,尤其是要求有志于科研的人才具備百煉成鋼的堅毅品質,并要經過多次闖關才可以從事科研。事實上,為有志科研的人才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舞臺,使他們專心于科研,是社會的責任,也有助于出成果。
鄧小平說生前特別重視人才和教育。他說:“我們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從何著手呢?我想從科技和教育著手!备母镩_放30多年來,重視人才和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做得還不夠,尤其是人才浪費(高消費)、人不能盡其才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這并不是因為我們的人才太多,消化不了。而是因為重視人才建設不夠,沒有為人才成長和人才盡其才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一者,有的口頭說重視人才,但沒拿出實際行動,沒有創(chuàng)造人才脫穎而出的環(huán)境;二者,有的用人單位招高材生,只是為了裝點門面;三者,有的企業(yè)只重視產品開發(fā),輕視對前端科研的探索,也舍不得投入,不會把一個毫無成就和名氣的“愣頭青”放在科研崗位;四者,科研、學術體系滯重,體制機制老化,消化、吸收不了年輕人才,同時,學術和科研腐敗滋生蔓延,有的科研項目有名無實,不會注重招攬人才。多種因素導致人才被浪費現象嚴重。
張曉勇“意氣用事”雖不值得稱道,但某種程度,張曉勇棄白領當保安,是對人才環(huán)境的嚴重“不滿”,值得社會深思和反省。
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重視人才是企業(yè)發(fā)展之道,是治國之本。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戰(zhàn)略,希望通過創(chuàng)新發(fā)展推動經濟轉型。但是,如果清華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高材生沒有放到適合的崗位上,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不僅是人才和教育投入的浪費,還說明重視人才不夠,創(chuàng)造人才脫穎而出的環(huán)境迫在眉睫。
相關內容推薦:
上一篇:教育改革讓學習不再成為負擔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