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1 23:28:16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華圖圖書
*資料包涵蓋但不限于以上內容
保存小程序碼至
手機進行掃碼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1.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上的對立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歷史觀是唯心史觀。唯心史觀主張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貶低或抹殺勞動群眾的作用,把英雄人物或絕對理念看成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
唯意志論認為,少數(shù)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決定歷史的進程,而人民群眾不過是一群消極被動的、無所作為的“群氓”,只能聽任他們的擺布。
宿命論認為,決定社會發(fā)展進程的是某種神秘的力量。如“天意”、“上帝”、“絕對精神”等,而少數(shù)英雄人物則是這種神秘力量的代理人。
唯心史觀雖然有主觀唯心主義的唯意志論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宿命論之分,但本質都只有一個,即否定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主張英雄或某種神秘的力量決定歷史的命運。
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fā)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是社會成員的大多數(shù)。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第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第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第三,人民群眾是實現(xiàn)社會變革的主導力量。
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不是憑空地創(chuàng)造,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而是要在一定的社會現(xiàn)實基礎之上,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才能從事創(chuàng)造活動。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活動,總是要受到經濟條件、政治條件、精神文化條件的制約。
2.現(xiàn)實的人及其活動與社會歷史
社會和人是不可分的,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歷史是由現(xiàn)實的人及其活動構成的。所謂現(xiàn)實的人,“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tài)中的人,而是處在現(xiàn)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fā)展過程中的人”。這種現(xiàn)實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會需要而從事一定實踐活動的、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具有能動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現(xiàn)實的人,才能正確把握人及其活動的本質,把握人與社會歷史的關系。
3.人的本質
人性是人特有的屬性,包括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
人的本質是指人的根本屬性,也是支配其他屬性的屬性。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第一,人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人和其他動物區(qū)別開來的屬性是社會性,因此,人的本質只能是社會性。
第二,人的社會性是以生產關系為基礎的多種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關系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因而人的本質也是復雜的多層次的。人與人的關系既有經濟的、物質的關系,也有政治的、思想的關系,這些關系都從一個方面規(guī)定著人的本質。在各種關系中經濟關系是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因而它是決定人的本質的最基本關系。
第三,人的社會關系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人的本質不是凝固的不變的抽象物,而是具體的、歷史的。
第四,在階級社會中,人的社會關系主要表現(xiàn)為階級關系。
總之,馬克思主義哲學破除了以往思想家關于先天的、永恒不變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質的觀點,從勞動和人的社會關系科學地揭示了人的本質,為我們正確地認識人和對待人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4.唯物史觀考察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的原則
首先,唯物史觀立足于整體的社會歷史過程來探究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雖然離不開個體的人的活動,但整體的社會歷史并非個體的歷史的簡單堆砌。歷史是無數(shù)個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的合力,就其中每個人而言,可以說,他“創(chuàng)造”了自己個人的“歷史”,但不能說創(chuàng)造了整個社會歷史。社會歷史就其整體而言,是一定的群體(集體、階級、民族乃至全人類)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及其產物的演進過程,是以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為基礎的社會形成和演進過程。
其次,唯物史觀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入手來考察和說明歷史創(chuàng)造者及其活動。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體現(xiàn)在一定的歷史主體的活動之中,在其中,既存在著符合社會歷史必然性、推動和促進社會歷史向前發(fā)展的力量,也存在著違反社會歷史必然性、阻礙歷史前進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種力量的人才屬于歷史創(chuàng)造者之列。
最后,唯物史觀從人與歷史關系的不同層次上考察人們歷史活動的作用及其性質。人與歷史的關系具有類與歷史、群體與歷史、個體與歷史三層關系。當把歷史主體當作類來看待,從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歷史主體的活動時,應該肯定總體的人在總體的歷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的觀點,以同神創(chuàng)造歷史、觀念創(chuàng)造歷史和超人創(chuàng)造歷史等唯心史觀劃清界限。在此基礎上,唯物史觀還更深入地考察群體與歷史、個體與歷史的關系,考察群體與個體的關系,區(qū)分了創(chuàng)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力量與非決定力量、主導力量與非主導力量,從而科學地解決了誰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問題。
5.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礎。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觀點。其基本內容是: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群眾路線是群眾觀點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運用。其基本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就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內容;把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22年省公務員考試筆試產品推薦↓↓↓↓ | |||
2022省考 成績查詢 |
2022省考 面試禮包 |
2022省考 面試峰會 |
2022面試 分數(shù)線 |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上一篇:沒有了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