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10:10:19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單選題)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群眾是我們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如果不能心系群眾,情牽群眾,發(fā)展有什么價值,改革又有什么意義?正所謂“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從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到強調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再到矢志形成公平制度環(huán)境,習近平同志的系列論證,正在形成著眼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大民生觀”。
以下哪首古詩能體現(xiàn)上述精神實質:
A.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B.蘇轍《上皇帝書》: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C.于謙《詠煤炭》: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D.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頭提出習總書記的觀點,改善民生不會終止,接著通過反問引出群眾是改革的重心,最后“大民生觀”同樣圍繞改善民生展開論述。故文段主要講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性,體現(xiàn)領導者對人民群眾的重視。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指去掉老百姓的禍患,如同除去自己的心病一樣,凸顯了要將民生問題放在突出的位置考量,最能體現(xiàn)上述精神實質。A項抒發(fā)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表現(xiàn)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風格,而文段強調的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性,而非個人的高尚人格;C項形容只要能夠讓天下的百姓都吃飽穿暖,煤炭就會不辭辛苦地走出山林,為百姓獻身的博大胸懷;D項意思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側重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三者均和文段的精神實質不符,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相關內容推薦: